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骨折后康复 >

骨折后的康复之旅:重建力量

来源:昆明康瑞医院 日期:2024-07-22 11:23:00 浏览: 0

免费拨通
网络挂号 在线咨询

骨折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疼痛,还可能伴随着康复路上的种种未知与困扰。然而,通过科学、系统的康复治疗,我们可以重新找回失去的力量,让身体再次焕发生机。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骨折后康复的重要性、常见并发症以及全面而细致的康复策略,为您的康复之路点亮一盏明灯。

一、骨折后康复的重要性

骨折后,及时的手术治疗是恢复的第一步,但真正的康复之路才刚刚开始。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促进伤口愈合、恢复关节功能、增强肌肉力量,从而帮助患者重新融入日常生活,甚至重返工作岗位。它不仅关乎身体的恢复,更是心理重建的重要过程,让患者重拾信心,拥抱未来。

image.png 

二、骨折手术后易患的并发症

1.肌肉萎缩: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导致肌肉失用性萎缩,肌力显著下降。

2.关节挛缩:骨折损伤及恢复过程中的软组织瘢痕形成,限制了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。

3.压疮:长期卧床引起的局部组织受压、缺血缺氧,最终导致溃烂坏死。

4.下肢深静脉血栓:血液循环减缓,血液高凝状态增加,易形成血栓,威胁生命健康。

三、康复治疗的目的与内容

康复治疗的目的

1.促进术后血肿吸收:减少局部肿胀,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环境。

2.加速骨折愈合:通过物理手段促进骨骼再生,缩短康复周期。

3.恢复关节活动:防止关节粘连僵硬,恢复关节灵活性。

4.增强肌肉力量:通过针对性训练,逐步恢复肌肉力量与耐力。

5.预防并发症:有效预防压疮、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制动综合征。

康复治疗的内容

1.物理治疗

中医传统疗法:针刺、灸法、中药熏洗、涂擦等,具有活血化瘀、疏通经络的功效,促进骨折愈合及软组织修复。

物理因子治疗:超声波、微波等现代物理治疗手段,能够深入组织内部,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炎症消退,预防血栓形成。

2.运动训练

被动运动:在专业人员指导下,对患肢进行轻柔的被动活动,防止关节僵硬。

助力运动:随着恢复进展,逐渐增加助力,帮助患者主动完成动作。

主动运动: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关节活动,逐步增强肌肉力量。

抗阻运动:在恢复后期,通过抗阻训练进一步提升肌肉力量与耐力,恢复肢体功能。

image.png 

四、骨折术后康复分期及治疗原则

早期(3周内):以消除肿胀、缓解疼痛、促进骨折愈合为主,减少不必要的活动,避免加重损伤。

中期(3周-12周):重点软化和牵伸挛缩的纤维组织,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,同时加强肌肉力量训练,为后期康复打下坚实基础。

后期(12周后):全面扩大关节活动范围,恢复肌力与耐力,通过协调性、灵巧性训练提升肢体运动功能,最终实现生活与工作能力的全面恢复。

image.png 

总之,骨折后的康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,需要患者、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与配合。通过科学、系统的康复治疗,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,让患者在康复之路上越走越远,最终迎来健康与自由的回归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康复科专家解读骨折后康复治疗方法

推荐医生 / Disease navigation

便民服务 / Service

  • 就医须知
  • 医生门诊
  • 预约服务
  • 医保查询
  • 疾病咨询
  • 电话咨询

贴心服务 / recovery case

昆明康瑞医院

昆明康瑞医院以诊治脑科疾病为特色,大专科强综合模式...【详情】

新闻动态 / News information

预约挂号 / Online interrog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