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骨折后康复 >

骨折康复之旅:科学分期与精准治疗策略

来源:昆明康瑞医院 日期:2024-08-16 11:16:21 浏览: 0

免费拨通
网络挂号 在线咨询

在骨折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挑战面前,科学而系统的康复计划是重返正常生活、恢复身体机能的关键。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骨折后康复的三大分期及其针对性的治疗方法,为您的康复之路点亮明灯。

一、愈合早期的精心呵护(0-3周)

阶段特点:骨折初愈,肿胀与疼痛并存,骨痂逐渐形成。

治疗要点

1.消肿止痛:首要任务是减轻患肢肿胀,通过抬高患肢、冰敷等物理手段促进血液回流,缓解疼痛。

2.被动活动: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,对未固定的关节进行轻柔的被动活动,以防关节僵硬。

3.等长肌肉收缩:数日后,鼓励患者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,即肌肉用力但不产生关节活动的练习,以促进血液循环,预防肌肉萎缩。

4.安全范围内的关节活动:随着疼痛缓解,逐步在安全范围内进行骨折相邻关节的主动活动,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牵拉。

image.png 

二、愈合期的全面恢复(3周-12周)

阶段特点:骨折端逐渐稳定,纤维组织开始软化,需加强关节活动与肌力训练。

治疗要点

1.肌力强化:增加抗阻力锻炼,如使用弹力带或哑铃进行适度负重训练,同时结合肌肉按摩,促进肌肉恢复。

2.关节活动度提升:全面开展受累关节的主动与被动活动,确保各轴位活动范围恢复正常,预防关节粘连。

3.日常生活能力训练:鼓励患者参与日常生活活动,如穿衣、进食等,逐步提升自理能力。

image.png 

三、愈合后期的功能重塑(12周后)

阶段特点:骨折基本愈合,需进一步巩固康复成果,恢复肢体协调性与灵巧性。

治疗要点

1.综合关节训练:通过摆动练习、轴位运动及重力与肌力协同作用下的多方向关节活动,全面提升关节功能。

2.本体感觉训练:重视患肢的本体感觉恢复,提高平衡与协调能力,减少跌倒风险。

3.抗阻练习:利用橡胶带、拉力器等工具进行渐进性抗阻练习,增强肌肉力量,恢复肌肉耐力。

4.物理疗法辅助:结合热敷、中药薰洗、红外线或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,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组织修复,改善关节灵活性。

image.png 

骨折后的康复之路虽长且不易,但通过科学分期、精准治疗与坚持不懈的努力,终将迎来康复的曙光。每个阶段的康复都需遵循专业指导,个性化定制康复计划,确保康复过程既安全又高效。让我们携手并进,在康复的旅途中,共同见证生命的坚韧与重生。

推荐医生 / Disease navigation

便民服务 / Service

  • 就医须知
  • 医生门诊
  • 预约服务
  • 医保查询
  • 疾病咨询
  • 电话咨询

贴心服务 / recovery case

昆明康瑞医院

昆明康瑞医院以诊治脑科疾病为特色,大专科强综合模式...【详情】

新闻动态 / News information

预约挂号 / Online interrogation